快读中文网

书架
字:
关灯 护眼
快读中文网 / 历史军事 / 明末擎天柱 / 第二十三章 战略物资

第二十三章 战略物资

    上午想去千户所练习骑术的张鹿征大吃一惊:华东虎坐在树荫下,时不时喝一口“本草可乐”。他面前的八仙桌上摆放着一个圆柱形,大一点的煤油灯;一个三角柱形,小一点的煤油灯和一个煤油打火机。

    “我爷在干嘛?”他拉着张蛋蛋问到。

    “嘘,你没看到边上还有一个沙漏吗?老爷子在实验,看看煤油能烧多长时间。”看来老爷子严谨细致的军队作风没有丢。

    张鹿征看到燃烧的煤油有较浓的黑烟,空气中的味道也不好闻,就咳嗽两声,打断老爷子的专注,上前把桐油、蓖麻油提炼的事情讲解一番。

    桐树是我国本土重要的油料作物。桐油具备干燥迅速、比重小、光泽度好、附着力强、耐高温、耐腐蚀、不易生锈、不导电、密封性好等一系列优点。

    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设立官办“桐园”,大量种植桐树,桐油的产量从此暴增:“命种桐、漆、棕于朝阳门外锺山之阳,桐园百产,二甲军二百四十,桐树岁得油百五十斤。”

    古代桐油被广泛应用在油布、油纸、造船、油墨、建筑、医药、漆器、甲胄、硬帆、冷兵器制作等各个行业。

    直到现代社会,桐油还被用于建筑、机械、兵器、车船、电缆、电线、电器等领域的防水、防腐和防锈涂料,同样也可用于制造肥皂、农药和医用杀虫剂等产品。

    二战期间,美国佬就用美元换取中国的桐油、猪鬃和钨矿等原材料。无偿援助?笑话!往河里倒牛奶的资本家能干赔本买卖?中国抗战最困难的1938年12月30日,中美签订了《美国桐油借款合约》,以桐油为抵押,中国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。

    同年3月,民国政府与苏联也签订了以桐油、矿产品做抵押的借款合同。依照协议,苏联比美国人良心很多,但换算下来,也要70吨左右桐油换一架新型战斗机,4吨左右桐油换一辆T26坦克。

    抗战时期中国媒体有“一株桐树,要抵过一挺机关枪,一颗桐果,要抵过一颗手榴弹,一粒桐子,要抵过一颗子弹”的评论。

    为打破日军封锁,获取石油替代品,民国政府成功从桐油中提炼出柴油、煤油和汽油。进入21世纪,很多国家都把桐油制取生物柴油,作为新的研究方向。

    蓖麻是美国八大战略物资之一,在我国有至少14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。唐代显庆四年即公元659年颁行的《新修本草》,后世称《唐本草》就对蓖麻有记载:“蓖麻叶主脚气风肿不仁,捣蒸敷之。油除叶炙热熨囟上,止衄尤验也。”

    蓖麻籽含油率45%左右,种仁的含油率约75%。它是一种不干性油,特点是粘度高、凝固点低、耐高温、耐严寒,在600°C高温时不会变性,在-10°C低温时也不会冰冻。

    因此它在工业上,具有其他油脂不能替代的作用,可广泛用于航空、航天、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、刹车油、防护油等。

    蓖麻油在明朝不仅可以作为车船、火炮、机械加工的润滑剂、乳化剂使用,还可以替代煤油照明。根据他穿越前的农村生活经验,蓖麻油比煤油照明效果好,具体科学原理不详。

    生的蓖麻子有剧毒。1978年BBC主播乔治马尔科夫之死,就是现代科技提取的蓖麻毒素导致的。据说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6000倍,是眼镜蛇毒素的2至3倍。1克蓖麻毒素就足以杀死3600人。

    直到目前为止,现代科技提取的蓖麻毒素,一旦进入人体还是无药可解。蓖麻子捣碎泡水,可以充当杀虫剂。只不过这种毒素不耐高温,超过70-80摄氏度就失效了。

    过去中国贫困地区一度曾把它当成食用油,因为烹饪食品,温度都在100摄氏度及以上,且食用量少,不容易中毒。

    同样的,棉花籽油也有毒,现代社会没人吃了,但以前贫穷的老百姓没有选择,只能凑合食用。

    蓖麻浑身都是宝,叶子可以养蚕;蓖麻油可以作为农药的乳化剂;蓖麻籽脱油后的饼粕可作肥料,也能饲喂牲口;蓖麻茎皮纤维可制作绳索、混纺麻袋、尼龙绳和麻织品;蓖麻油炒鸡蛋还是过去农村孕妇的“催产餐”。

    其生命力超强,耐瘠薄、抗盐碱,抗干旱,根系深且广,能够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,可承受其他常规作物所难以生存的干旱条件,且生长迅速,不挑剔生长环境。蓖麻在海拔20~2300米的广阔区间均能正常生长。

    现代中国南起海南岛,北至黑龙江和内蒙古,都有蓖麻的人工栽培区。

    它具有一定的入侵性,随便找块荒地、荒坡、盐碱地就能灿烂生长,严重挤占原生物种的生长空间,已被现代多个国家列入入侵物种名单。

    但放在大明,小强级别的蓖麻,可以在全国范围科普推广,作为底层百姓的替补食用油和经济作物。

    真是故乡无杂草,了解就是宝;世上没有废物,只有废人。

    张鹿征的想法就是:现阶段原油中的杂质不好去除,可以尝试与蓖麻油、桐油提炼的煤油按比例混合。或者与甜菜渣酿造的食用乙醇(酒精)搭配,争取减少刺鼻浓烟,提高照明亮度。

    单纯用桐油肯定不行,因为明朝的桐油还比较贵,一般人家烧不起。

    “你来的正好,兵部把你承袭千户的批文发下来了,我带你去走一趟流程。”四叔急匆匆的来了。

    鹿征少爷感觉自己脑袋里在打雷。戚继光16岁当大明师级指挥官,自己虚岁才17啊,就要当上前世时,认为高不可攀的团级军官了。

    对比北宋、南宋面对辽、金、西夏和蒙古等多个超级强敌,竟然跌跌撞撞的支撑了319年。宋朝自建国起,几乎年年都要在边境打仗,好像就没歇息过。

    说“弱宋”是战斗民族肯定名不副实,但说是“战斗王朝”还是够格的。而明朝直到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,也才维系了294年。

    再对比南宋和南明。南宋先是直面既有精锐骑兵,又有强大水师的金国;然后气都没喘匀,就又与当时堪称世界“灭霸”的蒙元,对抗鏖战了45年,才寿终正寝。

    明朝从1619年的萨尔浒大战,到1644年崇祯皇帝自杀,支撑了25年。南明从崇祯上吊自杀,到永历皇帝被杀,坚持了18年。也就是说明朝从萨尔浒大战,到永历皇帝被杀,用时43年。所以建议大家,以后别说宋朝又怂且弱,晚明才是纸老虎。

    有人会说明末是小冰河时期,极端气候频发,但当时全世界都是如此。还有人说万历三大征掏空了明朝的国家财政,那去看看北宋和南宋,在几乎年年打仗和不断割地赔款的情况下,还能折腾出打败金国的江、海两种不同类型的战船,还研究和大量装备神臂弓、步人甲、三弓床弩,这些古代农业社会极度烧钱、烧资源的武器装备。

    北宋在极度困难的时候,还能组建具装重甲骑兵——静塞铁骑。不同于“内战内行,外战外行”的明末关宁轻骑兵,北宋静塞军多次正面硬刚并击败辽国最强的王牌军队铁林军。那句“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能敌”,最早的真实出处,其实指的是静塞军。因为他们马匹严重不足,才有了“静塞不满万,满万不能敌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纵观中国古代,明末关宁铁骑是烧钱最多、外战最差,性价比最低的中原王朝骑兵部队。

    明朝覆灭原因很复杂,但军官世代承袭,很多人不到20岁就担任各级军事主官,也是明朝军备越来越孱弱,乃至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明朝中晚期世袭武官中,除了戚继光、李成梁、李如松等少数优秀人物,其他都是一代更比一代熊。以南明南京勋贵武官为例,清军兵临城下还没有打炮,就开门下跪了。

    当时有三个人是例外:负责长江江防的诚意伯刘孔昭,被清军轻易突破天险。但他没有投降清军,一直率军坚持抗争。直到1656年,清朝攻打舟山,刘孔昭全军覆没,此后就不知所终了。

    另一个是怀远侯常延龄,这个人品行口碑很好,“南都诸勋戚多恣睢自肆,独延龄以守职称”。他眼见南明腐朽,辞职而去,隐居乡里,与妻子种地为生:“国亡,身自灌园,萧然布衣终老。”

    唯一死战不降的只有南京孝陵卫末代指挥使梅春,率部大呼“既为孝陵卫,不宜畏死;畏死勿为孝陵卫,一死报君王”,与清军血战至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《明季南略》记载了此次孝陵卫保卫战详细经过:“南京人述云七月廿九日戊寅,南京孝陵卫,营旧有四十八营,乃神乐观武生所管,至是以清兵入,遂纠众,乘夜每人束柴一把,突烧城门。清帅发兵,出一矢射毙二人。营兵发砲,不伤清兵一人,遂败。止剩营兵十八人,清以五十人而围之,不克而死。再益兵,再败,俱三百人具毙,营兵仅存一人,清兵只存三人。三人围一人搏战,已而,营兵以勾刀破清兵一人腹,肠出外尤未断也,其人忍痛杀清兵一人,始死。清兵只存二人,乃走遁。营兵十八人杀清兵三百,可谓勇矣。所余一人能战三人,且破其腹,则尤勇也,至肠绝尤能杀兵同死,清兵更不及。安在行伍无将才也,惜乎,其名不传“。

    现代的南京市,还保留有孝陵卫这个地名。

    没有一般人升官晋级的喜悦,张鹿征却是无比沮丧。想想自己这个大明17岁的团级军官,不懂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组织架构;不懂行军布阵;不懂号旗令鼓;不懂训练后勤;不懂马步军协调配合……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就算发明了燧发枪米尼弹和后装线膛炮又能如何?英国龙虾兵还不是被非洲祖鲁人和阿富汗人打的抱头鼠窜?

    “咱们得抓紧时间,晚一会衙门里就没人了。”四叔以为大侄子高兴傻了。

    两人以马代步,机灵的六耳猕猴给张家的“未来之星”做了工作汇报:本草可乐、雪碧的配方已经确定下来了,口感很好。可乐销售势头旺盛,除了“国饮”茶叶实在打不过,暂列南京城饮料榜第二名。

    老爷子开发了五种烟:薄荷味的“德胜门”、陈皮味的“金粉世家”、高端的“金陵十二钗”、中档的“煊赫门”和低端的“雨花石”。分为20支装的纸包装和60支装的圆纸筒包装。

    华东虎还请老官僚们题字作画在外包装上。目前卷烟是横扫千军的态势,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。就是棉绳打火机,与自己预计的一样,山寨品太多,已经奄奄一息了。

    张鹿征给四叔建议:可以接触青楼画舫的姑娘,能否让她们出钱,我们就在烟盒外包装上,画上她们的画像,给她们做宣传广告。或者加钱定制,外包装上面就印刷“董楼子”等等青楼的字样。还可以适时推出一款加有“罗汉果”原料的香烟。

    他希望通过大量采购杜仲胶、石油、罗汉果、桐油、蓖麻油等原材料,尽可能提高更多村民山民的收入。

    张鹿征给四叔强调,要尽可能拉拢所有的能工巧匠,加入自家的工坊。要钱给钱,要媳妇给媳妇。总之,只要能拉来高人,软硬黑白的手段都用上。张家不缺挣钱的手段,只缺熟练的工匠。

    争取借助煤油打火机的优势,形成标准化、流水线作业的打火机百年品牌工厂。

    同时在外观设计上多下功夫,比如把名妓的画像,以浮雕的形式,印制在铜制或者银制打火机上,还可以推出年度限量款的销售办法。争取把这些精制打火机,做成明朝“宣德炉”一样的收藏品。当然,张鹿征少不了跟四叔解释一下新名词。

    到了兵部,只有一个等的不耐烦的七品官,四叔赶紧递上两个圆桶纸烟,他的脸色才由阴转晴。现在的南京官场流行送“金陵十二钗”卷烟。

    正准备出门时,张鹿征看到了自己的偶像——为大明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李邦华和他的父亲李廷谏,时任南京刑部郎中。(注:作者考证过,不是小说虚构)

    他们父子对他写的《弟子规》非常赞赏,是专门等在这里看看真人的。

    经过四叔的介绍,张鹿征立刻执大礼拜见两位文官,不仅仅是官场礼仪,而是出于真心的敬佩。

    他知道在1617年李廷谏因为直言时弊被罢官,李邦华被宦官排挤,也辞官回家,到崇祯时期才被朝廷重新启用。他的弟弟李邦美,南明时期固守赣州,城陷大骂清军而死。

    因为还要训练,张鹿征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,他当即邀请两位大明死忠粉去聚仙楼吃饭会谈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顿饭把四叔差点吓傻了。张鹿征直言大明现在的四大危机。

    一是军事危机。从秦汉到明初,中原政权面临的外部入侵,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,西南叛乱为辅。而从明朝中期开始,北方草原民族和西南地区的压力并没有减少,而东南沿海地区又出现了海上入侵。如倭寇和与葡萄牙的屯门海战、西草湾海战。现在还有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虎视眈眈。

    不同于北方边境作战,东南地区的海防安全直接威胁、影响大明帝国的赋税要地。

    第二是文化危机。首先是各种邪教就像打不死的小强,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掀起暴乱。其次是外国宗教的入侵。看似文化交流,实则是文化冲突和外国经济、科学、军事方面的间谍。

    第三是老百姓的生存危机。那时候没有避孕措施,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人口越来越多,而土地面积不变的生存矛盾。

    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、倭国和北方游牧民族都在想办法开疆拓土,安置多余人口,转移内部矛盾。只有大明是死水一潭。

    四是历史周期率。中国历史上的中原政权,除了五代十国,基本上都是享国三百年左右。现在的大明才延续246年,已经是百病缠身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更要直言纳谏,革除弊政。”李廷谏人如其名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两位大人都是忠臣和直臣,但你们现在这种直来直去的方法,只能让官场排挤,皇上讨厌,最终丢官卸职,让更废物、更混蛋的家伙上位。导致矛盾更激化,这就是恶性循环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局势败坏?”现在的浙江巡按李邦华还是一根筋。

    崇祯二年李邦华被重新启用,加官为兵部尚书。当时兵政十分混乱,他提出要改变操练方法、慎重选择将吏、改造战车、精制火药、集中武器、责成防官、节约金钱、酌情兑马、演习大炮等九件事。

    当时的京营一向有占役、虚冒的弊端。占役就是士兵为诸将服劳役,一个小营中这样的士兵能达到四五百人,并且还有卖闲、包操等弊端。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,诸将及勋戚、宦官、豪强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,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。李邦华严加清查,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,清出虚冒一千人。当时三大营兵力十多万人,有一半是老弱之人。

    但他这种刚正不阿的做法,得罪了国公勋贵和很多军官军痞。在后金第一次入侵大明后,他就被罢官去职。李邦华在回老家的路上还被打击报复,行李被抢劫一空。

    “积蓄力量,以待时机。平时的中小事情,尽量和气处置,不要走极端。关键时刻敢作敢当,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岗位,拱手让给庸才和奴才。在最需要的时候,反而起不了作用。”

    “那岂不是圆滑小人?”李邦华很不高兴。

    张鹿征本来就没打算一次性把他们父子俩说服。

    李邦华工作风格的转变,是在1643年3月:当时左良玉的几十万败兵败将声言缺饷,要去南京运国库银过来,大小船只蔽江东下。南京的士绅、百姓一个晚上搬迁几次,文武大吏都你瞪着我,我瞪着你,不知如何是好了。

    关键时刻,李邦华起草一篇檄文给左良玉,责以大义。左良玉理亏,回信时话说得很恭敬。李邦华行使特殊权限,把九江的库银拨出十五万两给左良玉当军饷,又亲自到他的部队中开诚布公地进行了慰劳,才把这支部队安定下来。崇祯帝听说后非常高兴,亲自召见李邦华进行了嘉奖和慰劳。

    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我们先搁置争议,脚踏实地的做事情可好?”张鹿征现在真不敢得罪两位大佬。

    “你想新官上任三把火?”

    “我父亲带领所有精壮士卒跟随王总兵剿寇,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。现在卫所里全是老弱病残,甲胄兵器无一不缺。我急需人才帮我练兵,如果倭寇再来袭扰,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,我可能就成为刑部的阶下囚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大哥现在名义上,还是抗倭预警最前沿的舟山守备。”四叔终于踢进一个好球。

    “张家现在很难,全府上下老的老,少的少,要么就是我这种文不成,武不就的帮闲清客。舟山守备更是个烫手山芋,现在根本没人敢接。我们其实是火烧屁股了。”四叔虽然不知道大侄子想干嘛,但从朝廷要点东西还是支持的。

    “那你应该找兵部啊?”李廷谏很不理解。

    “兵部能及时发放粮饷军械,我就知足了,不敢再有奢望。我只想先找你们要三个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