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读中文网

书架
字:
关灯 护眼
快读中文网 / 历史军事 / 坏了,我成汉献帝了 / 第五章:贼!

第五章:贼!

    夏四月辛巳,诛董卓,夷三族。

    历史的车轮还在前进,董卓如期而死,没有发生意外,刺董计划进行的很顺利。唯一的插曲,可能便是董卓的朝服里面居然套了一副铠甲,当宫门内埋伏的士孙瑞,李肃等人冲上去的时候,竟一时无法拿下,最后还是吕布斩首了董卓。

    刘协听到董卓身死的消息,诧异了片刻,因为他觉得,在三国中,董卓是来受禅的,而由于自己在月初与王允的那次见面,使得王允从矫诏诛董变为奉诏诛董,那自己也应该参与进这次的行动中,可是刘协没有听到任何要准备禅让的消息,也没有做准备,董卓就死了,所以他才很诧异。

    其实在历史,也就是刘协这次生病后,董卓要和王允一样来祝贺刘协病好了,王允这才将董卓击杀,所以其实本来就没有刘协什么事。可能唯一有点参与感的,就是在吕布杀死董卓后,喊的那句:“有诏讨贼臣,余者免死”这句话了。

    未央宫中殿

    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“平身”

    这是刘协穿越后第一次正经上朝。看着殿中乌泱泱的众人有序的退到两边跪坐,中间只剩王允与吕布二人,这是刘协第一次见吕布,刘协上下打量着汉末第一将,而吕布因为诛杀董卓还没有脱去铠甲,身披一副鱼鳞铠甲;腰间系一条莽面束带,胸前一面青铜镀金猛虎护心镜;肩披一大红披风,很是威风,距离虽远,看不清吕布面部,但远远看去,仍是英气逼人!

    “臣王允启奏陛下,臣奉旨诛贼,国贼董卓已在宫门伏诛,有太师府主簿田景及仆人执迷不悟,被一同诛杀,其他将士皆以归降朝廷。

    刘协听完喜上心头刚想张口,却听到旁边一宦官喊道:“陛下有旨,册封王允录尚书事,领相国,总朝政,封吕布为温侯,授奋武将军,假节,仪比三司,其余有功者,着王允论功行赏,钦此。”

    “臣,领旨谢恩”王允和吕布纷纷叩首,朝廷之上的众人也喜笑颜开。可刘协却笑不出来,本来刘协正打算借此论功行赏之际,大肆收买人心,但这诏书不是他下的,这是矫诏!这是欺君!但理智很快告诉了刘协答案,刘协还小,这诏书也应该是王允与朝廷众人商量后谈出来的结果,但王允没有和刘协商量过!那次谈话后,刘协本以为收服了王允,奈何,王允还是把他当小孩子,讨论不叫他,甚至不愿意将结果私下说与他听!刘协既生气无奈,幸亏帽子上的冕旒珠可以挡住刘协的脸,否则是个人就能看到刘协脸上的阴霾!

    “爱卿打算如何处置剩下的西凉军呢?”现在纠结封赏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西凉军!一旦王允处置不好,我刘协就又变成刘协了!

    王允答道:“启奏陛下,现西凉军牛辅、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董越等人被董卓布放在三辅各地,难成大气,现我大汉有王师精锐一万,奋武将军吕布有并州军步兵两万,骑兵五千,西凉军贼首董卓以死,臣认为,可剿之。”

    刘协一天心里瞬间就是一咯噔,坏了,这老头还是膨胀了,我得拦住他!

    “朕刚刚才下旨,说只诛首恶,余者不论,而现在相国则建议朕行屠戮之事,岂不是陷朕于不仁之境地?”

    王允答话到:“陛下,刚刚只不过是权益之计,现在朝廷稳固,兵强将勇,西凉军之前有董卓掌控众部,斡旋其中,董卓死后西凉军各部各行其是,可一一击破!”

    吕布突然说道:“陛下,西凉军现今虽然散落各地,但朝廷一旦行征剿之事,到时西凉各部一定抱团取暖,使得本分崩离析的西凉各部从新凝聚起来,西凉各部加起来有二十余万,铁骑更是占到一半,有数十万之众,到时恐将这大好局面相送啊!”

    “爱卿所说正是,西凉军今以分散,应当以分化解散为主,选其中能征善战之辈收与王师,以增朝廷之威望,震慑天下,相国你说呢?”刘协听到吕布这么说,很是惊喜,演义里吕布刚愎自用,少智无谋,现在看来很不一样嘛!

    王允听完,立马跪了下来,拱手说道:“陛下,这董卓虽是首恶,但若无李傕郭汜之流与其相助,岂有董卓当日之权势?今首恶已死,应当为当初被董卓处死的官员平反,被董卓关押的官员恢复原职,更应该为被董卓害死的千万百姓复仇!臣恳请陛下降旨,剿灭西凉叛军,以正国法,还大汉玉宇澄清,万民长乐!”

    王允一说完,乌泱泱的官员,瞬间跪倒一片,口中大喊着:“臣恳请陛下降旨,剿灭西凉叛军,以正国法,还大汉玉宇澄清,万民长乐!”

    好家伙,刘协一看脸又是一黑,这是走了一个董卓,又来一个王允。朝堂之上还不是我皇帝说了算呗。

    这时黄琬突然站了出来:“陛下,臣黄婉还请陛下与相国以大局为重,董卓虽死,但刚刚吕将军所说,西凉军光骑兵便有十万西凉骑兵,朝廷却只有五千,而步兵,王师精锐以不复当年,经董卓之侄董璜调教,现今多是一些玩鸡走狗之辈,不可担此大任,吕将军本部更是只有两万步兵,要承担拱卫京师的职责,不可轻举妄动。若是出征,则最多出兵一万五千,面对任何一部西凉叛军都没有优势,而一旦久久无法攻克,必然使得西凉各部亲视朝廷,然后走上绝路,到时恐怕局面将不可收拾。”

    吕布又说:“黄大人所言极是,西凉叛军骁勇善战,单凭我并州军士,恐不能敌,望陛下三思!”

    说完便学着王允,也跪了下来。

    刘协听到黄婉,吕布的话,很开心,朝中还是有支持皇帝的,比那王允好多了,我刘协拿着历史书做判断,能做出错误决定吗?我之前以为是吕布刚愎自用,以为自己天下无敌,便与西凉叛军血战,搞了半天,是王允自己膨胀了,要与西凉叛军硬刚啊!

    “嗯~,黄卿说的甚好,还是应当以招抚为主,相国看可好?”

    王允见朝堂之上还有反对着他的人,随即站了起来,对着黄琬所在的方向,大声说道:“贼军不灭,朝廷威严何在?当初董卓倒行逆施,杀死了我多少臣工?斩草不除根,后患无穷!如今好不容易有此良机,上显朝廷之威仪,下安黎民百姓之心。子琰怎能与大义相反?虽西凉叛军有二十万,但董卓已死,剩下的西凉军士定然毫无战心,王师一到,必将望风而逃。剿灭叛军,刻不容缓,应当立即出兵,携董贼已死的气势去压倒他们!”

    黄琬听后与之争锋相对:“子师所说,毫无依据,王师一动,陛下身边无人,何人来保障陛下安全?更何况如果派兵去剿灭他们,西凉兵人人都会担心性命不保,很容易引起兵变,只需几个时辰消息便会传遍整个西凉叛军,到时候他们联起手来,又是一只虎狼之师,届时仅凭这三万王师,怎能保国?皇甫嵩年轻时也在西凉统兵,对西凉军士知之甚多,不如任命皇甫嵩为西凉将军,去担任西凉兵的统帅,以便安抚军心,等西凉军安稳下来,再与李傕郭汜之流算账不迟!这样既能保国家之安稳,亦不失天下臣工之愿。”

    “黄爱卿所说无不在理,甚是中肯,不知皇甫将军现在何处啊?”刘协听着,对啊!皇甫嵩也是能征善战之人,还有卢植和朱什么(朱儁jun)来着?上辈子就不认识,这辈子见见人应该就认识了。这三个可是个个以少打多的猛将,黄巾被灭,还是多凭他们出力,让他们三个一起来,我还要什么刘关张!

    不等黄琬回话,王允抢先说道:“陛下,皇甫嵩统领西凉军是一条不错的方法,但应当等到朝廷剿灭叛军,武力收编后再派过去,否则西凉众人定当轻视皇甫嵩将军,而养着二十万西凉军只会拖垮朝廷,而且如果按黄琬所言,先安抚,后算账,那岂不是朝廷出尔反尔?朝廷信用何在?朝廷失信与国无益,所以臣还是认为应当先剿后抚。”

    这王老头怎么不听劝啊?这老王头怎么回事?这王老头是上天派来阻止我这个穿越者的位面之子?

    “罢了!不用说了,传旨各处西凉军,愿意归顺者免死,仍在原地驻扎,安排皇甫嵩节制各处,待皇甫将军筛选后留下五万西凉军效命朝廷,其他按户籍,归西凉,解兵为农。”

    刘协说完,王允身为文官之首,应该当接旨,可王允丝毫不动,刚刚还据理力争的他,现在反而死气沉沉,仿佛入定了一般。刘协以为是自己没说清让谁办只能再说:“着相国王允立刻办理。”结果王允还是不动。刘协一下子明白了。这不是不知道谁办啊,这是人家压根不想给你办啊!想到此处刘协面色一冷,只硬着头皮说道:“相国不愿办理此事?”

    王允听到皇帝如此语气,又想到了前几日的那次见面,只好拱手回到:“非臣不愿办理,实在是陛下年少,不知政事,现在陛下要逆时局而行,臣身为百官之首,乃朝廷重中之重,故不敢行此诏命,以乱天下。且陛下尚未亲政,这样的国家大事,还是交给老臣来办比较合适。”

    好啊,还是把我当小孩了。狗贼王允按你办法你就死到临头了!

    皇帝与王允谁也不退一步,刘协这次终是刘协憋不住了,站起身来,竟直直的向王允走去,来到王允面前用手撩开自己的冕旒珠,使得诸位大臣能看到刘协冷着的脸,又回头眯着丹凤眼盯着还在龙椅旁站立的阉人,回过头来又睁大眼看着王允,沉默良久,然后用所有朝臣都能听到的声音开口问道:

    “相国,欲为董贼乎?”